品牌新力量 点亮品质新生活
5月10日,2023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上,安徽馆展区展示了29家皖企的新技术、新产品。 本报记者 王弘毅 摄
(相关资料图)
5月10日,2023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上,安徽馆展区展示了29家皖企的新技术、新产品。 本报记者 王弘毅 摄
品牌,凝聚匠心、体现价值,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
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赶超,多年来,安徽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品牌竞争力、美誉度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5月10日,2023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在这场“国字号”的品牌展示大舞台上,“安徽名牌”闪亮登场,“皖美智造”分外吸睛,新技术、新产品精彩亮相,用品牌新力量点亮了品质新生活。
从现实眺望未来创新技术精彩亮相
手机的折叠屏,如同纸张一般柔软,可将手机卷曲起来放进口袋;简单滑移,就能将手机“放大”成平板,也能把平板“缩小”成手机......这样的新型显示技术,给人们的数字生活带来更多舒适与便利。
这样的新技术怎样改变生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中国品牌博览会安徽馆展区,维信诺带来的折叠屏就能“随时‘折’给你看”。
“我们的双向动态弯折柔性AMOLED屏幕可实现双向动态弯折,内外弯折半径为5mm,弯折次数超20万次。”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经理侯大力指着一款折叠屏介绍说。
在这款展品的旁边,是另一款能“变大变小”的屏,这种性AMOLED动态滑移终端可以通过滑移,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切换,且没有折痕、不易坏,可靠性很高。
当前,这样的屏虽已量产和投入使用,但基本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未来,随着技术的更加成熟,生产成本的下降,具有柔性显示技术的电子产品将进入千家万户。”侯大力表示。
创新,是安徽馆展区的显著特点。在这里,“安徽智造”的原创成果,让人从现实眺望未来。
在现场,一款“中医机器人”吸引很多人关注,它犹如一个资深的中医能现场问诊。在一台中医人工智能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前,不少观众纷纷尝试。
“我们的系统能依据智能算法分析,给出诊断报告和保健建议,还能进行风险提示,提醒测试者应该注意哪些疾病,平日里多吃哪些食物、多做哪些事等。”合肥云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荣富表示。
参展企业中,海螺集团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带来了他们的新技术、新产品。据海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带来的展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在一个大型沙盘里,展示的是绿色智能水泥工厂的模型,先进的生产处理环节一应俱全。这里集成了水泥智能制造、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及转化应用、风光储一体化、生物质替代燃料、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及水泥窑富氧燃烧等技术项目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水泥工厂,对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首设中药材专区药都品牌接连登场
“皖美智造”,虽然是中国品牌日活动安徽馆展区的主题,但今年的“智造”范畴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延伸到了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特色文化等领域。
比如今年设置了“乡村振兴”“特色文化”等展区,集中展示地理标志农产品,如黄山臭鳜鱼、徽州腊肉、铜陵生姜等,让参观群众体验徽菜美味多滋的诱惑力。
你喝过咖啡,喝过中药,喝过“中药+咖啡”么?这种“中西合璧”的饮品既养胃又提神,它就是产自安徽亳州的“山菊咖啡冲剂”。
“我们平常爱喝的咖啡,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是在空腹时,我们加入了山菊等中药材,可以养胃护胃。”安徽谓博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晓辉介绍说。
今年,安徽的中药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为安徽品牌增添了一丝历史底蕴。谈及为何来参展,邢晓辉表示,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唯有加大推广力度,才能把亳州的中药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品牌日活动,是个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同样来自亳州的,还有红茶菌饮品。在现场,企业方提供了免费试饮,不少观众喝了后都频频点头表示“味道还不错”。
“不仅仅是口味好,我们的饮品里面有部分中药材和发酵活菌成分,可以养胃和调理胃肠道。”刁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鲁格格说,“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更加关注,我们亳州发展中药饮品,有机遇、有优势。来此参展是希望更多人能知晓我们的品牌。”
塑造“皖美品牌”对外展示又夯实质量内功
在全力拼经济的2023年,扩内需、促消费尤为关键,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暂停一年后今年重新回归线下举办的中国品牌日活动格外引人关注。
京东2023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生产国潮产品的品牌数较2019年增长2.2倍,国货商品人均消费额增速超70%。
体量庞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中国品牌迈向一流孕育更广空间。
可以说,中国品牌日活动已然成为安徽“皖美品牌”展览展示的重要机遇和平台。
“中国品牌博览会安徽馆展区特色鲜明,充分反映了‘安徽智造’的特点亮点。”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立足于“五个聚焦”,即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助力能源绿色转型;聚焦中药传承,弘扬历史传统文化;聚焦文化创意,感受徽风皖韵气息;聚焦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村新样板。
除了对外展示外,塑造好品牌,须练好内功,锻造质量最为关键。
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美品牌”建设,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分别提升至95.1%、93.01%,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到88.48,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共培育驰名商标341件,认定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57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356家、“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单位300家,创建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46个,有效增强了安徽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全省有效商标注册量由2018年底的43.68万件增加到2022年底的118.95万件,增幅达到172.3%。
如今,越来越多的安徽品牌正以新理念、新体验、新形象、新口碑展现在世人面前。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下大力气开展品牌培育、传播、保护、利用行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自主品牌。
■ 本报记者 王弘毅
关键词: